04 / 30 / 19
今天是4月25日,2019年仅过了三分之一。然而,应急管理部最新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化工行业已发生安全事故60起,死亡和失联148人,同比大幅上升,特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全部发生,生产储运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全面涉及。
2018年化工事故概述
2019年全国化工行业已发生安全事故60起,死亡和失联148人
2018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76起、死亡223人,同比减少43起、43人,分别下降19.6%和16.2%。其中较大事故11起、46人,同比减少4起、11人,分别下降26.7%和19.3%;重大事故2起、43人,同比起数持平、人数增加23人,上升115%;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持平。
地区分布
从地区来看,2018年事故总量居前列的省份是山东、江苏、辽宁、宁夏、江西、安徽、四川、山西、湖北,死亡人数居前列的省份是河北、四川、江苏、辽宁、山东、新疆、山西、安徽、江西、宁夏。
化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较2017年双上升的地区是北京、黑龙江、上海、贵州、新疆兵团、海南,双下降的是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青海、新疆。
全国共有10个地区发生了较大及以上事故,其中连续三年(2016年至2018年)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地区是山东(7起、35人)和四川(3起、25人);连续两年(2017年至2018年)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地区是辽宁(2起、6人)、吉林(2起、6人)、江苏(2起、13人)、河南(2起、7人)和新疆(4起、20人)。
类型分布
从事故类型的分布情况看,中毒和窒息事故起数最多,其次是爆炸和高处坠落;从事故死亡人数看,爆炸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中毒和窒息、高处坠落事故,三类事故共计占到全年总事故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48.9%、66%。因此,中毒和窒息、爆炸、高处坠落是化工事故的防范重点,爆炸事故要着力防范化学爆炸事故。
2019年全国化工行业已发生安全事故60起,死亡和失联148人
企业规模分布
从规模来看,2018年发生事故的企业中有大型企业44家(包括4家中央企业所属企业),占事故企业总数的25%;中型企业82家,占事故企业总数的46.6%;小型企业50家,占事故企业总数的28.4%。中小型企业发生的事故比例共占全国的75%。
有关中央企业发生化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排在前两位的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为6起、13人和4起、24人。2018年共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5家中央企业发生13起化工事故、死亡38人,占全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4%、16.3%,均同比(6.4%和7.5%)上升。
吸取教训亡羊补牢
自从“3·21”江苏响水特大爆炸事故后,全国又发生了一系列事故,其中:
4月15日,济南齐鲁药业发生重大火灾中毒,死亡10人。
4月23日,陕西榆林化工园区停车场油罐车发生爆炸,烧毁了20多辆车。
4月24日凌晨,内蒙古乌兰察布一化工厂发生爆炸起火,目前已经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2人轻伤。
就在昨天(2019年4月24日),中国应急管理部召开了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视频会议,重点就是分析解决当前危化品安全生产问题。应急管理厅党组书记、副部长黄明指出,当前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紧迫,全方位的系统性风险非常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黄明分析了问题的严峻性:
一是危化品项目安全管理失控。一些地方没有专业人才管,没有技术团队管,也不顾安全、不计后果,进了不少达不到安全环保标准的企业,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响水爆炸以后,一些地方没有“炸醒”,仍然抱着侥幸心理,给自己找各种理由,继续抱着“定时炸弹”不放,没有按标准检查和严格把关,该停的没有停,该关的没有关,这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化工企业,现在是点多面广,各种爆炸经常发生。3月21日以来,全国又发生大大小小的爆炸,20起。
二是安全管理极其混乱。从最近发生的事故看,场域场外安全管理极不严格、极不规范,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长期不在岗,员工睡岗脱岗,操作人员违法蛮干,胡作非为。陕西榆林这起事故,在化工园区内的槽罐车集中停放区,运输公司的职工经非法调剂油品,引发槽罐车连续爆炸。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管理不严格,说明我们的停车场没有人管理。肆无忌惮,没人去管,像这样的危险行为,其实不是个别的,一些地方长期没人管,没人问,没人制止这些违法行为、冒进行为。内蒙古的爆炸也暴露出平时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流于形式,应急预案措施都不到位,紧急情况装置形同虚设,事故发生后怎么切不断,这在当地还是一个最大的化工企业。
三是监管执法不担当不作为。这些企业不负责任!我们讲企业是主体责任,我们要企业负责任,但是企业不负责任,你们把这个关口放过去了,发了通行证,那么你是怎么监管呢?一些地方安监执法人员怕得罪领导,不敢对企业安全严格把关。不该放的放进来了,该停的没有停下来,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
客观上讲,危化品企业检查专业性很强,部分执法人员不太专业,不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专业问题吗?可以让专家行家去组织检查,你可以了解企业管理的现状,它管理质量怎么样,质量不行就请专家去查。
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有问题,有专业问题,但是我们努力了多少呢?我们尽责了多少呢?这表明了我们一些地方、一些干部执法管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作风不实、执法不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担当不作为,大行其道。
四是抓落实的责任悬空。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反复教导要认真落实党领导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现在有规定有制度,但是在一些地方层层落在会上,落在文件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没人抓没人管的问题,特别是在化工上,非常突出。
全国20多万家涉及化工的企业,只有化工专业背景的监管人员4000人,全国危化品重点县平均也不到2-3人。251个化工园区中具有化工背景的安全监管人员653人,平均每个县园区不到一个人。在一些地方的机构改革中,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运行与安全监管的关系,简单化、一般化,不负责任。
2019年全国化工行业已发生安全事故60起,死亡和失联148人
黄明提出,当务之急是各地要组织专家对企业重新“过筛子”,凡是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该停必须停产、该减必须减产,要对危化品企业主和管理团队逐一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必须在岗在位,死看硬守,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同时要求,要实施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力量,把危化企业按红橙黄蓝实行分级分类管控。
要严格控制不懂不会、不诚信和违法违规人员继续办厂办企或参与企业管理,对企业没有技术力量又没有聘请专业团队的,要坚决停下来。
要发挥安委会的协调推动作用,落实“三个必须”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要在抓推动落实上下更大功夫,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停留表面、落实力度层层衰减、抓工作不主动不落实的倾向。
要充分利用好正在开展的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把确保“化工安全”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组织专家记者开展明查暗访,对工作不落实不到位、排查风险不认真不彻底、重大隐患问题麻木不仁久拖不决的,要查准查实、揪住不放,公开揭露抓落实粗枝大叶、抓整改敷衍了事等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问题,该问责追责的决不姑息。